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疫苗将为全民免费提供!
作者:发布日期:2021-01-04阅读量:43转载量:
2020年12月31日,我国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条件上市。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在当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疫苗的基本属性还是属于公共产品,价格可能会根据使用规模的大小有所变化,但有一个大前提,肯定是为全民免费提供。
已有数据现实,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保护率为79.34%,实现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负担性的统一,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药监局相关标准要求。
后续,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还需持续观察。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中国疫苗上市为全球战胜疫情注入信心,也为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提供有力支撑。
“高风险人群”重点接种新冠疫苗!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最近各地陆续出现的散发疫情,多少都跟冷链、境外输入、交通运输、医疗机构有关。随着冬春季节来临,各地温度下降,防控形势更严峻。
早在12月15日,我国已经开展了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累计接种已经超过了300万剂次。此次疫苗附条件上市后,将全面有序地推进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接种,后续再开展其他普遍人群的接。
此前建议的重点人群主要是9类:
1、涉及进口冷链食品口岸一线海关检验人员。
2、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
3、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
4、因公因私出国学习人员。
5、面临较高境外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
6、医疗卫生人员。
7、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人员。
8、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
9、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
在接种年龄上,不同疫苗的适应年龄段略微不同,目前的试验对象都是18岁以上。至于未成年人(比如18岁以下即将出国的留学生)是否可以接种,建议咨询当地的接种机构。如果可以打,更要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什么时候国内所有人都能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将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将对冷链物流、海关边检、医疗疾控、农贸市场、公共交通等行业重点人群接种,第二步对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后续的普通人群接种。
目前我国已启动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后续将有序开展接种,符合条件群众实现应接尽接,逐步在全人群构筑起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使新冠病毒肺炎得到彻底的控制。因此,在打上疫苗前,大家还是要坚持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去哪里接种疫苗?
一般都是所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综合医院。可以咨询你所在辖区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关注相关平台发布的信息,各地会按要求及时公布具体的接种点和接种时间。
如果接种涉及到一些集中单位,也会考虑设立临时接种点,上门服务(前面提到的从业人员,可以关注单位通知)。
病毒变异后,疫苗会失效吗?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科研攻关组召开多次会议,专家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新冠变异病毒会对疫苗的使用效果造成实质性影响,但需要高度关注。
接种后会有不良反应吗?
任何疫苗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到目前为止,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观察到的都是轻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接种部位局部疼痛、红肿,以及一过性的低烧、发热等。
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
报告的局部不良反应中,以疼痛最常见,还有发红、肿胀、瘙痒、皮疹、硬结等。
报告的全身不良反应中,国药集团的疫苗以发热最常见,科兴生物的以乏力最常见,其他还有咳嗽、腹泻、头疼、恶心和呕吐、非接种部位的瘙痒和肌肉疼痛、急性过敏反应、皮肤和黏膜异常、食欲缺乏。
目前来看,短期不良反应是很轻且可接受的,长期不良事件还需要等待3期试验结果。
接种疫苗后,能保护多久?
目前还不能下准确的判断。新冠病毒出现至今差不多1年时间,所以判断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还需要后续持续跟踪研究。
国医大师健康想告诉大家:在接种之后,还是要求大家继续维护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好习惯。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疫苗保护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后防护措施不减,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疫苗需要打几针?
目前新冠灭活疫苗一共接种2剂次,两针需要间隔2~4周。在嘉兴市政府发布的《新冠疫苗接种有关说明》中,推荐间隔28天接种。
新冠疫苗出来后,疫情会马上消失吗?
不会马上消失,疫苗上市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人群中疫苗注射人口比例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阻断传播链,从而扑灭疫情。
根据前期测算,中国要有要有75%的人注射疫苗,也就是约10.5亿人,才能建立起免疫保护屏障。
中国作为疫苗产能大国,每年生产约10亿剂次的疫苗,即使全部都用来生产新冠疫苗,也需要1年左右才能完全建立“防火墙”。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疫苗虽然上市了,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和身边人。
请记住:
1、生活中要注意勤洗手,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2、经常开窗通风和消杀工作。
3、养成外出佩戴口罩的习惯。
4、适量运动,多吃蔬菜,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抵抗力。
可以说,对于刚刚到来的 2021 年,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上市,无疑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